1701年,14岁的高氏被47岁康熙一连宠幸7天

原创 admin  2025-10-19 16:04  阅读 8 views 次

1701年,14岁的高氏被47岁康熙一连宠幸7天。

冬天,养心殿,绿头牌就搁那儿,李德全跪在门口,康熙看都没看他,鹿血酒一口接一口灌下去,呛人的味儿满屋子都是,这都七天了,翻来覆去就是高在仪的牌子,宫里上下都瞧着呢,谁也不敢吱声,老太监跪那儿也懂,康熙这阵子心里堵得慌,身子骨往下掉,朝堂上乱糟糟的,儿子们都大了,抢位子的念头一个个往外冒,皇帝自个儿也晓得不大行了,端着鹿血酒心里跟明镜似的,硬撑着罢了。

高在仪才十四,汉军旗出身,江南来的姑娘,家里教了几个字,算有点墨水,就是命不算顶好,官宦路走不通,送进宫里来,图的就是年轻,模样清秀,瞧着能熬,一选进来就撞上康熙最不好过的时候,孝昭仁皇后走了有些年了,后宫冷得跟冰窖一样,康熙正需要个新鲜面孔来填补这空落。

高在仪就这么被叫去了,没人问她愿不愿意,也没人教她该咋办,七天里就没怎么合过眼,养心殿的被子厚得能把人压垮,酒气药气混在一块,白天就靠着柱子打个盹,夜里太监一叫就得起来梳头化妆,第二天一早还得跪在殿前谢恩,这宠幸的福气,就是这么个滋味。

外头的人都传她运道好,新来的就成了心尖尖,可就她自个儿清楚,七天里吐了三回,浑身骨头都酸了,腰都直不起来,这日子算是拐了个大弯,康熙这么些年翻过多少牌子,像这么连着七天就宠一个人的,真是少见,高在仪就这么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她心里头明白,这机会得死死抓住。

四年功夫,生了三胎,头一个是女儿,三个月就没了,第二胎是个男孩,生下来没多久就发烧,烧一直退不下去,也没保住,第三胎好不容易养活了,就是皇二十子胤祎,这下她觉得该站稳了,在紫禁城里,能生下皇子就是最大的本钱。

特别是康熙晚年,孩子金贵得很,一双双眼睛都盯着下一代,太子那事儿闹得正凶,胤祎一出生,她的地位反倒往下掉,康熙的眼睛全挪到儿子身上去了,天天跑来看孩子,逗一逗胤祎,扭头就走,跟她连句话都懒得多说,皇帝的宠爱,来得快去得也快,谁都拦不住。

睡不着觉,夜里抱着孩子不敢撒手,就怕再出点什么事,怕自己一下子就什么都不是了,这后宫里头,宠爱就是你的饭碗,她不过是被挑中的那个碗。

雍正上台,封她当了个“秀贵人”,听着名头还行,可懂行的人都晓得,这压根不是妃位,生了皇子的女人,给个贵人就算顶天了,连个“嫔”字都没捞着,就是个庶妃,她心里清楚,雍正不是给她脸面,这是安抚人心的手段,这个秀贵人是给先帝旧人的一个交代,也是个警告,都安分点。

她那点功劳,连自个儿的儿子都护不住,胤祎装病不去祭祖,雍正说贬就把他给贬了,一个辅国公,皇子成了个空架子,她跑去求情,递折子,一点用都没有,这才真明白了,当娘的身份,没想的那么管用,老天爷要下雨,谁也挡不住。

乾隆即位,封她当了“襄嫔”,名分是上去了点,可她都六十多了,头发白了一大片,还没高兴几天,胤祎就被派去皇陵“护陵”,说白了就是流放,最后一面都没见着,宫里人都说襄嫔厉害,见过三朝天子,是老资格了,可你翻翻她这一辈子,哪是什么资格,全是孤独。

三代皇帝换过去,她从个小姑娘熬成了老太太,名分越给越高,日子却没半点好转,最风光的时候是十四岁,在鹿血酒的味里被选中,最疼的时候是第二胎没了,抱着孩子的尸首哭了一整夜,太监们就站外头不敢进来劝,最累的时候是雍正不让她见胤祎,她在乾清宫门口站了一天,那门也没开。

一辈子没坐上妃位,她的名字没几个人记得住,现在好多人还把她跟别的妃子搞混,说她没存在感,可康熙那七天是她,康熙晚年最能靠得住的女人也是她,胤祎能活下来,是她拿命换回来的,妃位是没当上,可她撑起了康熙后宫最灰暗的那段日子,六十五岁,在那个年代不算短命了,可从进宫第一天起,哪件事是她自己能说了算的,她没当过宫斗戏的主角,也没扶持哪个皇子登基,就想活得体面点,想让皇帝多看自己一眼,可这条路太长了,走到头才发现是个死胡同。

皇帝的宠爱,是带着毒的蜜糖,沾上了就甩不脱,一旦没了就成了别人的笑话,挣扎到最后,就剩下个“襄嫔”的名号,康熙朝宠过的女人多了去了,像高在仪这样的,宠得那么浓,给的名分却那么薄,命又熬得那么长,她这个人,不该就这么被忘了。

本文地址:https://www.moonpm.com/1537.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扫描二维码产品设计研究与产品经理交流中心 (鼠标移入红色字)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NEXT:已经是最新一篇了

发表评论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