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色搭配与设计原则解读!带图带案例

原创 admin  2015-11-08 23:10  阅读 1,761 views 次

 

颜色搭配原则

1.颜色色调统一(要有主题色,有主有辅)

比如浅色系,暖色系

浅色系案例:

墙是白色,门、门套、踢脚线喷上白色聚脂漆,搭配起来给人清新快的感觉。整体看来,地板原木,墙白色,门、踢脚等木做白色,家具实木色,很清新,淡雅。

要是把门做成深色的,家里其余部分都是浅色,给人的视觉感受就是突出了门和踢脚,入住的时间长了,会看腻烦的。

2.颜色数量统一

一般不超过三种,多了则没有主次,喧宾夺主

地板是浅色,门是深色,头重脚轻,视觉上给人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颜色统一+结构统一=风格统一,有一个风格,最终才能体现出整体一致(类似排比)的气势和效果

不通类型的颜色和结构,元素,形成了不同类型的风格。

 

很多人不确定室内装饰风格,不知选择哪种风格好。那室内装饰风格有哪些?

风格的形成就是和当地的气候,景观,文化等这些不可分割的。只有理解了这些才能掌握风格的精髓,才不至于当把这种风格搬回自己家的时候那么突兀。  但是话说回来,要追求纯粹单一种的风格是不太可能的,费时费力费钱还不一定能成,所以我们看到的绝大部分装修效果图都是混搭,只是以某种风格的元素为主,以此命名方便交流。见过北欧地区和美帝房子的装修的朋友就知道,他们实际装修跟国内的北欧,美式还是有比较大的区别的。

1. 美式风格(豪华实用,舒适温馨)

这类风格的装饰效果比较光鲜亮丽,喜欢使用大量的石材或是木饰面元素进行装饰,让空间看起来具有一丝年代感。另外还喜欢摆放一些仿古装饰品,例如大型摆钟等,这类比较有仿古气息的艺术品。

欧式大概算美式的亲戚,但在实际居住品质上,欧洲人民在瓷器装饰画窗帘地毯等家居软装审美上,又甩出美式八大截。因为实惠的美国人民都把钱砸向了各种大冰箱大彩电大烤箱按摩大浴缸!

非要来个简单粗暴的定义,那就是美式是所有家居风格里,最随意也最温馨的那一个。所以,想要家里装修成美式风格的,首先要抓住的是“舒适温馨”这个精神内核啊。

 

2. 欧式风格(金碧辉煌,豪华气派)

在欧式风格装饰上,讲究线条的变化感,另外喜欢选用比较丰富的色彩,让空间看起来富丽堂皇。在表达形式上,突出浪漫主义,通过大量的精美编织物来进行装饰,再搭配欧式特有的罗马柱以及壁炉、油画来烘托整体家居气氛。

贵金属色泽、华丽花纹花边、镜面装饰...印象中的欧式风格还是就是金碧辉煌的代名词。  但其实,很多人耳熟的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那都是工业革命之前的老黄历,有钱的皇室和贵族就是要炫富,并不是什么张三李四就能随便用的。一般人没钱浪不动啊。

从新古典主义,到维多利亚时代风格,再到工业风格,再然后,强调实用至上的现代风格诞生,随后就衍生出了各种极简风、北欧风。

简欧和北欧风格,  欧洲风格进化到现在已经很明朗了。对硬装的工艺要求高,整体线条简练大气,色彩高度统一互相呼应,家具、窗帘、装饰物、纺织物、家电等等选购都需要非常考究,充分考虑整体一致性。

3. 中式风格(庄重高端典雅)

在中式风格上,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中国传统元素运用非常多,讲究空间格局的对称性。其中红木家具被广泛的运用在装饰上,来突出空间的沉稳和优雅,另外木质雕栏和水墨画也是空间中,运用比较多的装饰元素。这类风格,给人一种高端典雅的感觉,很符合有身份地位的业主。

纯粹的中式风格是非常传统的,它对家居的格局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布局中会体现等级与尊卑等等。空间配色上也是非常的沉稳,基本不会出现太过跳脱的情况。  到了现在,很多设计师开始站在传统的角度,将中国几千年文化积淀的元素融入到家居设计中,从而形成有别于传统中式的一种新的风格,这种风格可称之为新中式。

“新”,不仅是在时间意义上出现了功能性和审美观的更新,更意味着已经拥有了兼蓄其他不同文化的底气。  现在的新中式,不但坚决地和酱肉色假红木伪中式一刀两断,更要重新从宋明时代追溯中国式优雅。除了有好看的”表“,还要用传统文化的思想去贯穿它。  如果喜欢素雅、简洁的风格,或者热爱传统的文化,新中式是个很好的选择。

4.日式风格(整理和秩序)

不是有了榻榻米和移门就是日式风格。日本人追求的美是侘寂,喜欢天然的、朴素的、手工的,并且他们的文化更关注自然界的四季变化之美。

所以日式风格总是给人简洁,自然的感觉。  以MUJI为代表的日式风格,与其说是形制上的日本美学,还不如说是功能意义上的日式灵魂:整理和秩序。  要说性冷淡,北欧这种大机器时代的工业流水线产物才算冷淡,日式再简洁,骨子里还是东方民族的一曲田园牧歌。整体色调和质感跟随榻榻米草垫和泡桐木,除了日式的装饰元素,跟自然北欧比较的话,日式的颜色一般“更浅一点”。

5. 地中海风格(蓝色的浪漫情怀)

地中海风格,给人最大的感觉就是静谧神秘的感觉,往往喜欢采用蓝色和白色来进行空间的搭配。另外还喜欢采用一些海鲜元素来进行装饰,例如贝壳、石砾等,通过小细节的处理,让空间带着质朴的自然气息。

相比其他风格,地中海风是最能用自然材质激发你对环境“触觉感”的一种风格。

这是因为地中海风会大量运用石头、木材以及充满肌理感的墙壁,最后形成的效果是“色彩感”和“形状感”均不突出,却充满强烈的“材质感”。蓝色白色,擦色做旧家具,绿植,仿古砖,马赛克,拱门、景中窗。空间整体分割不明显,自由舒适,这些都是地中海风格中出现最多的元素。

6.田园风格

7.现代简约风格(简约轻奢)

简约风格在最大程度上,就是使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进行装饰,不仅色彩明快,而且所使用材料大部分是原生态,讲究还原自然的感觉。因此这类风格的装饰效果比较大气,设计手法较为含蓄,简约而不简单,算是目前比较受欢迎的装饰风格。

希望以上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三大核心理念
遵从、明晰与深度。(当然,此三个理念很明显不成熟,用词不够精准,散乱不利于理解和记忆,仅供设计参考)
下面我将这几项设计原则的含义细化成能够实际操作的内容进行解释,
(设计参考IOS8,当然,我解释的深度将远甚于Apple指南。)

一.遵从的理念
内容为王,以内容为主角,其他都是配角。所使用的元素应当作为内容的补充,不要使用会分散人注意力的视觉元素与内容争抢目光。
1.简化
简化除文字内容以外其他的材质。将用户界面简化到只保留最核心的美感。每次在你要添加新元素时都应自问:是否必要?如果你的应用不属于游戏或者没有特定的主题,那么请慎重使用大量的材质、3D效果和多重阴影,将关键放到功能性颜色、协调渐变和美观的文字上。
2.突出

(1)内容为王,内容最大化。
内容可以占满整个屏幕,给内中的元素留出最大的空间。不要使用多重容器,将滚动区域最大化以便给交互留出更多空间。
(2)文字既是内容
为了简化用户界面以及突出内容,文字将占到整个屏幕的50%到90%。考虑到这一点,你应当选用漂亮的字体,通过设定适当的粗细、线宽和颜色使其达到视觉美观、适合阅读的状态。这一方面将在文字部分进行更深入的介绍。
3.颜色
使用显眼的颜色表现能够点击或需要突出的元素。颜色和中性色调选择的正确与否将决定你设计的成败。
4.负空间
使用负空间凸显内容。你所能看到的东西越少,就越能将注意力全部集中到仅有的物体上。负空间能够留出呼吸的余地。不用在屏幕中堆砌太多的结构和无用的视觉元素。
5.图标状态
用于导航的图标有两种状态:轮廓及填充。以前设计讲究统一,要么全用线框轮廓,要么全用填充图标,现在基本全都是默认使用线框轮廓。使用轮廓的好处是不分散注意力。如果对图标进行填充,就会转移人的注意力。另外其还可能表示当前页面为活动页面。
二.明晰
让一切显然易懂。按钮应当表现出自己的功能,文字应该方便阅读并留出舒适的间距。你的内容应当明确表现出应用的功效。例如,如果是有关咖啡的应用,则应当能让人联想到咖啡豆、浓缩咖啡和咖啡的棕褐色。

1.文字的大小要方便阅读
在视网膜屏幕上,文字的大小不能小于22px。最佳阅读尺寸为32px。
2.使用作用明确的图标
图标不能含混不清,应当明确表现出自身的作用。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使用文字辅助。如果你使用了图标,那就一定不能在其他地方使用与当前图标类似的其他图标,否则会让用户看不懂。同样,不要使用“后退”或者“提交”这种太泛泛的文字,而应尽可能明确,例如“返回首页”或者“注册新账号”等。更多细节请阅读图标部分。
3.描述性画面
每个页面都应说明自己的用途。尽量减少使用品牌内容,代以明确的画面标题,如果采用了标签栏,则还应使用高亮的当前标签状态。

4.颜色的含义

颜色是有含义的。你可以使用红色、绿色、蓝色和中性色调分别表现破坏性操作、确认操作、链接和非活动状态。如果将这些颜色用做其他用途则会误导用户。例如,删除按钮上一定不要使用绿色。

三.深度理念
深度可能是最难理解的一个部分了。这是个非常抽象,同时又很有力而独特的概念。深度是指所有内容都应当具有关联和过渡关系。在真实生活中,当你从一个房间进到另一个房间中时,你会产生过渡和距离感,这样你才不会迷路。这个理念同样适用于用户界面。
“对人和人所存在的现实的冷漠,是设计的唯一大忌。”-Dieter Rams
1.过渡界面
从个人角度来讲,我认为这是iOS 8最有意思也最独一无二的一方面。每个屏幕之间的过渡、桌面缩放成文件夹然后缩放到应用。从传统角度来说,这种技巧很难操作,但Xcode 5让这一切变得容易实现。有关这部分技巧将在动画部分进行详解。
2.模糊背景
背景不能影响到内容的清晰度。将背景模糊化不仅能让你保证其颜色的自然,同时能够突出前景。模糊并不是无中生有的效果,它在现实生活中也真实存在,比如你定睛看某个物体时,其他物体就会变模糊。

本文地址:https://www.moonpm.com/71.html
关注我们:请关注一下我们的微信:扫描二维码产品设计研究与产品经理交流中心 (鼠标移入红色字)
版权声明:本文为原创文章,版权归 admin 所有,欢迎分享本文,转载请保留出处!
PREVIOUS: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发表评论


表情